讀書會成立辦法
第一條:本讀書會設“帶領人”,並推動會員讀書風氣。
第二條:讀書會旨在提升會員的讀書熱忱,除了帶領者帶動外,每人皆須輪流發言,各個都是老師。
第三條:讀書會的記錄方式,除了以紙筆記錄外,亦可用照片的方式存檔。
第四條:為維護讀書會彼此交流的實質功能,會員人數以5人、10人為宜,最多不超過20位。
第五條:讀書會不一定要有固定的據點,也不必過於重視形式,只重守時、恆心,尤以不缺席為要。
第六條:讀書會地點可設在講堂、教室、齋堂、公園、山林水邊、咖啡小店、郊遊涼亭等。
第七條:為避免讀書會流於形式化,可於前30分鐘進行藝術賞析、音樂演奏、文物欣賞、靜心禪坐、時事分析…等進行暖身。
第八條:本讀書會以3個月至半年為一期,每週1至2次,每次2小時進行讀書會為佳。
第九條:每一年分上、下年度,其中間可放假一週或數週後,再進行開班。
第十條:為促進讀書會會員之間的交流,所有會員應前往該年度所指定之地點,參加每年度“全民閱讀博覽會”。會中將頒發獎狀、獎品,以表揚推動讀書會績優者。
第十一條:茲附上“讀書會程序表”。
“人間佛教讀書會”內容進行程序
時間 |
進 行 內 容 |
備 註 |
三十分鐘 |
暖 身 |
藝術賞析、音樂演奏、文物欣賞…… |
準備點心、茶、飲料、咖啡等。 |
議題討論 |
新知介紹、佛教文化動態、靜心禪坐、時事分析、人物評鑑、學習佛門禮儀…… |
六
十
分
鐘 |
進 入 主 題 |
入道班 |
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弟子規、四書、佛學常識課本…… |
旨在了解因緣報果及基本佛學常識奠定人格基礎。 |
高級班 |
心經、普門品、阿彌陀經、無量壽經…… |
建立佛法正知正見,認識淨土法門。 |
大學班 |
金剛經、大乘起信論、摩訶止觀、
現觀莊嚴論、菩提道次第廣論、
唯識頌…… |
旨在深入佛法精要。 |
研究班 |
楞嚴經、解深密經、大智度論、
中論、攝大乘論、俱舍論…… |
鼓勵書寫論文及著作 |
書法
讀方 |
閱讀:全讀、段讀、對讀、隨讀、唱讀、齊讀
講說:全講、段講、句講、喻講、分講、引講
討論:設定問題、舉例說明、各抒見解、反覆討論 |
三
十
分
鐘 |
交流討論 |
為增進會員之間的交流,並實際解決人生之困惑,以期達到理事圓融之理想。討論交流進行內容如下:一、互相談敘;二、心得分享;
三、經驗交流;四、困難互助。 |
如何導讀一本書
一般人讀書不外乎為娛樂,為追求新知、獲得資訊,或為了增進對事物的理解。如果能昇華到讓人覺得讀書是一種享受,不僅可以增進生活情趣,更可以優遊在書海裡而樂此不疲。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讀書會的導讀人就扮演了穿針引線、舉足輕重的角色了,一個成功的導讀人,在技巧上必須具有足夠的經驗和涵養,才能將整個讀書會帶得有聲有色,而導讀人可以朝幾個方面來著手:
一、事前充分的準備
古云:“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事前的準備是相當要緊的,對導讀內容要有充分的了解,並有十足的把握。除了簡介作者以外,並且應該對作品背景做一個完整的介紹,才能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讓讀書會成員對作品的相關資料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才能有完整而明晰的概念。
二、中立客觀的特質
一個成功的導讀人,除了闡述書中的主要觀點外,還要有自己的見解,但這個看法必是中立且客觀的。亦即對整本書做一個不帶有個人價值判斷、整體而客觀的評價。而且每個成員的成長環境和生活背景都不同,所以必須以真誠、開放、包容、慈悲、歡喜的態度,去接納每一個人的看法,不偏向任何一邊,也不做個人的價值判斷。
三、主動開放、幽默豁達的態度
導讀人必須語帶幽默,且很自然地安排一個高潮的開始,炒熱開場的氣氛;並須技巧性地引導每一個成員發表自己的看法,開放而歡喜地接納每一個人的觀點;同時可以適時拋出一些相關的問題,引導成員做更進一步的討論。
四、導讀內容的編排
導讀的內容長短不一。若是大部頭的書,也許會因受到時間不足的限制,導讀人必須先行加以歸納、整理,給成員一個概括的認識。若是小說,則可以加上人物分析,以強化導讀的張力;同時事先收集相關書籍內容,做橫向的比較,則可提高閱讀的視野。若有補充資料,則事先複印好,供大家參考。最後也可提供一份參考書單,提供有興趣的成員做更深入的研究。
五、收穫和總結
導讀人若能在導讀前靜坐幾分鐘,並給自己一些成功的畫面,勢必能增進導讀的效果。可能的話,在導讀前二天找一位前輩做練習,並聽取建議,則會更加圓融、妥貼。導讀當天,儘量不要帶稿子,將內容摘要在卡片上備用。導讀時,眼光平均四射到每個成員身上,讓大家有如沐春風之感。除了扮演成功的導演外,同時也須作個最佳的配角,也是最優秀的串場人。在每一個討論內容結束前,必須做一個總結,包括自己對於此次內容的心得和收穫,以及從成員中獲得的回饋。
總之,導讀時若能注意到以上幾個導讀技巧,再加上自己豐富的臨場經驗,以及不斷充實的學識涵養,相信每一場讀書會,都會是您生命中的一個奇蹟,也是您廣結善緣的最佳途徑,更是每一個與會成員“智慧生命”的活水源頭。
(轉載自2004-5-23人間福報全民閱讀版)
範例:
一滴水的價值
提案者:李秀卿
閱讀書目
主題:一滴水的價值
作者:星雲大師
出版:人間衛視
流程 |
活 動 內 容 |
暖身 |
簡介動畫卡通:小沙彌看世界 (時間:7分鐘)
主題(5分鐘):看卡通 |
導讀 |
選擇星雲大師著作《迷悟之間》改編的“小沙彌看世界”作為教材,是因為人間衛視每天播出三分鐘,不但內容豐富,而且對於小朋友的人格道德教育及對佛教認識的幫助很大。 |
問
題
設
計
與
討
論 |
時間:35分鐘
請同學回顧剛剛看到、聽到的這個故事,是何篇名?有哪幾位主角?
故事一開始,小沙彌在哪裡?做了什麼事?
老和尚問了什麼話?如何回答?
老和尚告訴小沙彌“一滴水”可以如何?
老和尚為何說“不可以因滴水的微小而輕視它”?
老和尚告訴小沙彌,滴水之恩當如何?
又說“瞭解一滴水的價值”才能瞭解什麼?
最後小沙彌明白了什麼?
您覺得老和尚的個性、脾氣如何? |
問
題
設
計
與
討
論 |
小沙彌又是怎麼樣的個性?
如果您是小沙彌會有怎樣的看法?
您對老和尚的說法有什麼樣的見解?
日常生活中,“水”給了我們什麼?
如果“水”耗盡了,又會如何?
“滴水之恩,湧泉以報”是何意?試舉例。
“一絲一縷,恆念物力唯艱”是何意?試舉例。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給予您什麼感想?
這個故事給您什麼樣的聯想?
人體的組織有幾成是“水”?
日常生活中,您如何有效利用“水”?
如何“節水”?
您有過長達數日缺水的經歷?如何度過?
“滴水之恩,湧泉以報”;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導,您如何報答? |
延伸學習 |
鋤荷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形容貧困則稱“饔飧不繼”。 |
“小沙彌看世界”故事內容
小沙彌在庭院中,將一桶水往地上倒。老和尚剛好路過,於是便問道:“你為什麼把水倒在地上呢?”
“師父!這是我剛剛用剩下的一點水,我把它倒掉。”
“哦!那你知道嗎,一滴水澆在花草上,花草受了滴水的滋潤,就可以吐露芬芳;一滴水送給焦渴的旅人,旅人可能因此得救;一滴水也可以匯聚成澎湃的江海;一滴水也可以使森林生長茂盛。所以,我們不可以因一滴水的微小而輕視它。”
“我剛剛沒有想那麼多,原來一滴水有那麼多用處啊!”
“嗯!所以,‘滴水之恩,湧泉以報’,‘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瞭解一滴水的價值,我們才會瞭解來自家人、朋友、社會大眾,這麼多的點滴因緣,萬種恩情都聚集在我們身上。”
“師父!我明白了,父母養育我、師父教導我、信徒愛護我,我身上也聚集了許多的恩情,所以,我也要用善行來回報!”
“沒錯!”
﹙本版係摘錄自人間佛教讀書會文章﹚
讀書會帶領方案設計
分享者:謝玉枝
一、為什麼要做設計?
事前充分準備,臨場進行順暢。
在時間的安排及內容重點的掌握更自如
明確指標作引導,方向明白容易遵循。
提供帶領人參考應用及啟發創造力。
傳承經驗的依據,提供永續經營的參考
作為讀書會資源的整合與分享。
二、什麼人需要做設計?
負責任的帶領人:會長、 導讀人 、引言人……。
講效率的執行長:社團總幹事、 導遊 、理財專員…。
有智慧的領導者:父母、家庭主婦……。
三、如何規劃設計表?
訂定共同的目標:
辦理本活動的主要目的、宗旨是什麼?
閱讀本題材的功能或價值,它將帶給成員的啟發是什麼?
安排對的時間:
成人每次120分鐘,兒童90分鐘為宜。
活動流程分配依暖身、討論、回饋三段,每小時為基準一般原則比例1:4:1。
時間掌控需要拿捏合宜,讓結束活動畫下美麗句點。
明瞭參加的對象: 學童、青少年、受刑人、
銀髮族、上班族、社大族、姊妹會……。
選取適合的內容:
選取閱讀材料可以讀人、讀物、讀自然,但不離讀書會本質。
選取閱讀材料文字與非文字,要兼顧學習的樂趣才具深度與廣度。
尋求適合的活動方式:團體討論、分組討論、分組辯論、金魚缸討論、九宮格討論、質詢座談 、戲 劇表演……。
活動流程列表傳送所有參與人:
提高參與人配合度,使活動圓滿落幕。
四、討論活動流程表五大要件
暖身:具營造熱絡氣氛及誘導進入議題之功能。
主活動:整個流程的重點時間,提問設計要領注重層次探討,提問設計參考5W1H、聞思修證、方 氏四層次、美式四部曲……等原則 。
副活動:可編製手工書、會刊或表演,展示學習成果。
延伸閱讀:推薦與主題相關聯的題材。
分享回饋:作為結束活動的收穫與感受。
⊙用愛和感謝對待所有的人事物,世界會變得更美麗更可愛。
創辦讀書會的基本功
分享者:謝玉枝
一、認識讀書會的本質
共識:研讀共同的題材,彼此交換想法、分享體驗,透過對話,省思自我,學習成長,讓知識轉化智慧,完成生命的蛻變。
開啟對話機制:人、我、書三者之間交流對話,形成了圓圈循環,彰顯讀書會的主要功能。
二、讀書會行政組織及職掌
會長(副會長):總理會務及會員之溝通與協調。
研修組:選取書目、編訂方案、設計輔導導讀人或引言人帶領技巧。
文書組:文書資料收發及建檔。
總務組:財物收支與管理。
三、成員編制
三人成會,五至十人編成討論小組。
四、建立團體規範
會務分攤人人有事做輪流擔任凝聚團隊向心力增加彼此學習成長機會。
討論位置安排適合每一個成員都能自然地面對帶領人。
營造安全氛圍,進行討論分享,包容不同聲音,尊重沉默者不發言權,儘量激發成員想像力及創造力。
制定公約,鼓舞團隊士氣,避免衍生爭端。
【方案設計範例一】
主題: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
作者:Mitch Albom 譯者:栗筱雯 出版:大塊文化
提案者:詹美玲 活動人數:
閱讀目的:透過這本書你會明白每個人都是重要的,也都是如此被愛著而不自知。
活動時間:3小時
材料準備:
流程 |
活 動 內 容 |
暖
身 |
⊙時間:20分鐘
大家還記得曾經看過或讀過那些和“天堂”相關的書、電影、畫,或任何文字敘述嗎?
2.請每人在圖畫紙上畫出你認為天堂的景象?會是什麼顏色?有什麼人物? |
導
讀 |
⊙作者米奇‧艾爾邦因著有暢銷全球百萬冊《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而聲名大噪。此次再度以精練的筆鋒說出一個深刻、豐富、溫暖而讓人省思及感動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個名叫艾迪的老人……(附表一)
附表一【導讀】
⊙故事的主角是個名叫艾迪的老人,他是一個遊樂園的維修工人,每天重複著一樣的工作,對於自己的人生有許多不滿與無奈;在一次遊樂園意外中,為了救一個小女孩而喪命。他進了天堂,遇見曾經出現在他生命中的那五個人,這些人在艾迪的生命回憶裡並非是如此深刻,也許有的是曾經擦身而過的陌生人,有的是曾經短暫會過面的人。 |
|
但這五個人逐一對艾迪說出自己的故事,以及他們是什麼時候與艾迪相遇。中間還穿插了艾迪在世時的每一個生日,利用生日時所接觸的人、事、物中所隱藏的意義,作為和那五個人之間的故事的引線。在遇見每一個人之後,就會有一個人生課題,也是艾迪要在他們身上學習的功課。 |
問
題
設
計
與
討
論 |
時間:120分鐘
故事一開始對主角艾迪有哪些敘述讓你印象較深刻?
(例如:年紀、工作、外表、穿著、個性、生活……)
主角在天堂遇見哪五個人?說說這五個人和他的關係?艾迪和哪一位的互動是你最想談的?
為什麼”藍膚人”要說:“所有的行為都不是隨機而無意義……分離出來。”p72會讓你聯想到什麼?
艾迪在天堂遇見“隊長”時,談到哪些和戰爭有關的事?在閱讀時你有什麼樣的心情?p.88~p.103
老婦人“露比”告訴艾迪:“想獲得平靜,你必須先跟自己和解。”你認同嗎?為什麼?
什麼人是不能或沒有和自己和解的?又該如何做?p.157
艾迪從“瑪格麗特”身上找到某一種愛,直到失去愛的過程,你自己或身邊有類似的故事?p.212
艾迪幫“塔拉”用石頭洗澡,直到傷疤脫落了,這是象征著什麼?p.257
書中穿插艾迪在世時的每個生日,如此的安排隱藏的意義是什麼?
關於什麼是天堂及對天堂的想像,作者的見解為何?你的看法又是如何?
整本書你覺得有哪些最重要的議題?學習到什麼?
如果在天堂也有五個人在等你,你會希望會是哪五段不同的回憶? |
分享
與
回饋 |
時間:20分鐘
對於艾迪的一生,你想說的一句話是?
經由此次的閱讀,帶給你的提醒是什麼? |
結語
下期
預告 |
時間:20分鐘
⊙藍膚人、隊長、露比、瑪格麗特、塔拉這五位,分別帶給艾迪的學習是什麼?你的學習又是什麼? |
延伸
閱讀 |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大塊文化﹚
有翅膀的小紅鞋﹙大塊文化﹚
蘇西的世界﹙時報文化﹚ |
注
意
事
項 |
帶領者須以傾聽、對話的態度與會友共同討論。
問題設計僅作參考,不一定要問完,可以順應現場問題討論。
討論的時段可以彈性自由運用。 |
【摘自www.how.org.tw】 |